最近在詢問各個小朋友們是否要參加寒假的檢定考試,對於檢定考是否參加,我自己是抱著開放的態度,會與孩子們溝通,也會與家長溝通

明白地告訴家長孩子們,檢定考的目的是什麼,參加了有哪些收穫、哪些過程、哪些需要努力,而不參加的話,我對孩子們的教學熱情、方式都不會變的

這是一個很開放的選擇,無論選擇哪一項,我一直保持著一樣的態度。

 

其中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女生,平常的她彈得非常棒,之前考檢定時,分數也偏高,她的媽媽也會在任務完成後,送她一個喜歡的禮物

但這一次,她搖搖頭,說不想參加,我還是必須要告訴家長她的想法,請家長跟孩子好好溝通,做一個決定,也尊重家長的意願

隔週來上課,我看著媽媽與她之間的氣氛,非常的僵硬,媽媽希望孩子參加檢定,並在任務完成後,也答應會送一個禮物當作鼓勵

但孩子卻怎麼樣也不願意妥協,就這樣僵持不下

 

上課時間到了,孩子這樣的心情,課程也很難開心的完成

這個孩子是很體貼的,媽媽是很重視孩子的功課、成績,深怕孩子落後別人,另外媽媽工作也忙碌,孩子放學就是送安親班,晚上託奶奶照顧

媽媽常常出差,一個月大概會有二到三次是奶奶帶著孩子來上課的

在彈奏鋼琴上的表現,這個小女生表現得很好,幾乎每次都有完成老師的要求

對於檢定,以她的程度而言,她應該是沒有壓力才對

我問她,為什麼不想參加呢?她說,因為要背譜

我說,其實不用背耶,因為我們慢慢練習,到考試的時候,我沒有要求要背,你都能背起來了

但她仍是不想參加,可見這不是她不想參加的真正原因

我知道她的體貼,我告訴她媽媽希望你參加的原因,老師鼓勵你參加的原因,也讚賞她很體貼媽媽的忙碌

慢慢地,化開了僵局,我看到孩子真正的原因了

她想展現她的自主性,不想照著大人的想法走,想要當一次叛逆的小孩,她不排斥檢定,而是排斥她的媽媽希望她參加檢定這件事

因為媽媽安排的英文課,讓她非常不開心,壓力很大,非常不想上課,但媽媽又說英文是一定要上的課程

她不排斥英文課,而是排斥現在英文班上英文課的方式

 

常常孩子的原因,並不是一件單純的事件,而是其他的事件影響了這件事的決定

要幫他抒通的也不是眼前的事件,而是背後的成因,才能夠真正同理孩子

我抱抱孩子,看著她的眼眶充滿淚,卻還是忍著不掉下來,我很心疼她所要面對的壓力

當能夠同理孩子的情緒,孩子也願意說出來,通常事情也解決了一大半

我又回到檢定的事,問她,那我們還是參加檢定好嗎?她也同意了

我也當起她的橋樑,跟媽媽再想想其他辦法,是否英文課能換個方式或環境,但如果媽媽有他的困難,也要學著體諒

整件事也就開心落幕了

 

孩子的心,是很脆弱的,我自己很小心翼翼地維繫著,當孩子能感受到我的用心,孩子是很願意因為愛,而調整或改變自己

 

arrow
arrow

    江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