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的觀念中,學習的「態度」比起學習的「成果」更為重要,當然學習的態度一定會影響成果,但如果孩子的學習成果因為粗心、緊張等因素影響,我反倒不會這麼在意
學習的態度是指在學習的「過程」中,孩子是用什麼「心態」來面對學習
學習的心態,其實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,很重要必需要學習的一件事,才能讓未來的學習過程都能比較順利、有信心
一個孩子大概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,就是「學習」,而學習是伴隨孩子一生的,並不是離開校園後就不用學習了,一直不斷在學習的人,才能更懂得謙卑,也才更有自信
身為家長,也要有正確的學習觀念態度,孩子才能在我們身上模仿正確的態度,進而轉換成他自己正確的學習態度
家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,可以影響孩子的學習觀念
我遇見很多家長,都是以「學校課業」為主,其餘的「才藝」課為輔,並無強調才藝課的重要性
以鋼琴來說,彈鋼琴某部分是一種技術,技術要純熟,就要靠日積月累,每天固定的練習,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會有所成果
如果只是一日捕魚三天曬網,那肯定是做不好的
在剛開始學習樂器的過程中,老師每次上課都要確定孩子的手型是正確的、用力的方式是正確的、觸鍵的位置是正確的、認譜是正確的、音色是正確的等等
老實說,很多孩子一開始的確很不習慣彈琴的姿勢,會用奇奇怪怪的方式彈,手指亂翹、手指指節扁掉、手腕壓著彈、彈琴用摸的等等
要改正這些錯誤的方式,真的要花很多心思,不斷不斷提醒小孩,常常不是一次就能改過來,而是要慢慢的一點一點改正,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慢慢建立正確的彈奏方式
當手型確定孩子是正確的姿勢,還有下一步音色要調整,開始訓練小孩的耳朵,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
身為一個老師,我有責任讓孩子學習到正確的彈奏方式,奠定好的基礎
但很無奈的是,這些光靠我的力量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,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,光靠我一人的獨角戲,真的很辛苦
家長、老師有責任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學習態度
「固定每週上課是培養孩子負責的態度」
孩子很聰明的,只要一次因為「今天好累」「今天功課好多」「今天出去玩」「今天跟同學出去」「今天咳嗽不舒服」「這週都沒練琴」等理由請假
下次孩子就學會了請假的理由,任何他想得到的理由,都能當作想請假的藉口
孩子想要偷懶本來就是人之常情,大人都會偷懶一下,何況小孩呢!
但要讓孩子明白,鋼琴課是固定每週上課一次,其他的活動學著規劃時間,避開鋼琴課,出去玩無法避開,那要讓孩子知道事先要安排好鋼琴課
怎麼安排?提早跟老師安排其他天補課
萬一孩子生病不舒服請假,我還是建議要補課,讓孩子很明白鋼琴課在家長的心中是很重要的一堂課,孩子的態度就會轉變
曾經我有遇過學生家長請假的理由是,他這週都沒練琴,這樣去上課沒進度很浪費錢
試問,孩子該練習卻沒有練習,不是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這些被老師碎唸的後果嗎?還是要讓孩子開始學著逃避呢?
另一方面,孩子沒有練習,其實也差不多忘記老師上課提醒的內容了,如果練習的姿勢、方式錯誤,不是要花更多時間改正嗎?
無論什麼理由,要讓孩子很清楚,「學習」就是孩子這個階段該做的事
「請不要當天請假」
如果有事先安排好的活動,需要請假,請家長要事前告知老師調課,不要小看這個動作,家長的每個動作小孩都看在眼裡且會模仿
家長重視鋼琴課的態度,基本上就是孩子的態度,如果當天才想起來有鋼琴課,臨時請假,那孩子還會覺得鋼琴課多重要嗎?
家長是孩子的榜樣,身教、言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
「回家練習要注意的事項」
每次上課都會針對上課的內容,要孩子練琴時要特別注意哪些事,基本上,都會寫在聯絡本,要讓孩子清楚練習的方向
每週的上課只要照著老師的進度,都一定會越來越進步,做得越來越好
所以老師聯絡本上的注意事項就特別重要,是否有做到這週所要注意的事,每週都有每週的練習重點
一週沒完成,會影響接下來的進度
在期望孩子上課、練琴認真、有進度、越來越進步、能有一天在台上演奏好聽的曲目之前
是不是該先要求該有的學習態度?有正確的態度,才會有好的成果,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。
留言列表